書名:活學活用厚黑學的智慧
作者:李宗吾

雖然在職場上已經有好幾年的經歷,但總不能體會到做事以外,做人的精髓,做事讓人豎起了大姆指稱讚,但是,卻最後敗在做人這一方面,而且是一敗塗地,所謂的紅人,不能光靠做事,有的人做事無能,做人一把罩,卻也能夠成為老闆的小甜心,這種現象在每一家公司都看得到,於是,如果想要成為一個發光的人,我想,這一方面將是我要下功夫的地方,『厚黑學』這一本書就是教我們怎麼做人,但之前看過幾頁原版的厚黑學,卻不知道怎麼下手運用,最近看到這一本活學活用,翻前面幾頁就對裡面針對辦公室生態所寫的內容頻頻點頭,於是,它就成為我這個月一定要讀完的書,也是希望自己在到新單位工作時,能夠確實活用。
『所謂的厚黑學,並不是挖空心思對付自己身邊的朋友、同事、主管,真正的厚黑學是一種行事智慧,知己又知彼,你可以不厚黑,但是當你遇到厚黑的人,你可以有辦法去應對。這才是行走於社會必備的人生智慧。

這本書總共分為五章:
第一章、厚而無形的處上之道;
第二章、厚中帶黑的待下之道;
第三章、又厚又黑的同事相處之道;
第四章、在上者要知為人之道;
第五章、現代厚黑新商經。

且裡面每一篇最後都有一個小總結,方便日後能夠快速閱讀,我翻到第一回我就知道為何我總是在最後被老闆刷掉,因為,我太不懂得遮蔽自己的光芒,老闆英文不好,我卻常常要表現自己的英文,老闆電腦不好,我卻往往拿著自己做的表格到更上面的老闆面前解說,卻忘記「做橋」給小老闆,當然,只好先快刀斬亂麻,我就這樣被除掉了,諸如此類的問題層出不窮,我卻不知道怎麼避免,現在這本書給了我當頭棒喝,知道了之後就要仔細研讀,並且好好運用。

第一章、厚而無形的處上之道
1.不要使自己的光芒太耀眼:做些蠢事,有意識地掩飾一下自己的美德,也不失一種保全自己的策略。
2.隱忍不是懦夫:古人尚且如此,我們更應該以他們為楷模。如果你是領導者,在工作時遭到侮辱,就應當以工作為重;受辱便進行打擊報復,那不是大丈夫所為。須知,隱忍不爭也是大丈夫之舉。
3.功高蓋主適時抽身:不難想像,如果石守信等自恃位尊功高,不採取退讓措施,它們的結局自然可以預料。當然,在今天這樣一個民主與法治都比較健全的社會裡,自然不可能出現故事中這樣情況。可是,要想在政界叱吒風雲,也不得不引此為戒。
4.切忌搶上司風頭:有時還可故意犯一些無傷大雅的錯誤,才有機會尋求上司的協助,上司們可是非常重視這樣的請求,如果身為上司無法恩賜他的經驗於下屬,他可能就會賞給你他的惡意。如果你的點子比上司的想法更富創意,盡可能以公開的姿態將這些點子劃歸他名下,讓大家都看清楚,你的建議不過是對他的意見的迴響。如果你天生就是人緣好、慷慨大度,小心不要成為遮蔽他光華的那片烏雲,因為他必須看起來是眾人圍著的太陽,散發著光輝。
5.委屈才能求全,忍辱方能負重:文中楚莊王雖不求什麼官,但他卻因能寬容自己臣子的過失,才把自己的王位坐穩坐大。
6.勸諫有方厚黑有術:不管是勸解你的主管,還是勸解你的朋友,你都要顧全期臉面,為其設置一個恰當的臺階,讓其就坡下驢,愉快地接受你的見解和主張。
7.和上司做事要踩準「點」: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雖然不能以曹振鏞為楷模,但是,我們可以從中學到認識像曹振鏞這樣一些捨功為私的、禍國殃民的小人的本領,防備受其謊言所惑誤了勤政為民之大計。

第二章、厚中帶黑的待下之道
1.寬慰並重恩威並施:寬威並施,才能駕馭好下屬,發揮他們的才能。對於部下,應用慈母的手緊握鍾馗的利劍。平日裡關懷備至,錯誤時嚴加懲戒,寬嚴並施,如此才能成功統御。
2.善用賞罰者必有厚報:(1) 欲得忠士,需買人心;(2)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3) 受人點滴,報之湧泉;(4) 用人之勇,以情動人;(5) 借義結人,可得忠臣;(6) 施之以恩,用之於忠;(7) 施人以恩,不在大小;(8) 金錢利誘,以圖大用。得人心者得天下,而利用獎賞、施恩等方式謀取人們得歸順才是管理之術的高手。
3.該黑臉時且黑臉,殺一儆百樹威嚴:在眾人面前斥責某位部屬,其他的部屬亦會引以為戒。其意並非真的處罰一百人,而是藉由處置一人來使他人反省。
4.不可剛愎自用:在為人的品質中強毅的品質是萬萬不能缺少的,剛愎自用的品質是千萬不可沾染的。兩者在同一件事情中看似相近,但實質性的差別是不能把別人的意見聽進去。聽了,也努力做了,就是強毅;不聽,而硬去做,就非剛愎自用莫屬了。
5.紀律嚴明,心慈手不軟:要讓員工明白,處罰決定的作出,絕不是專門對人的,而是對事而言的,
6.新官上任立威有術:(1) 管理要寓嚴於寬;(2) 對惡行者必須誅殺;(3) 主管立威有多種辦法:主管該如何樹立自己的威嚴呢?以下是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幾點:a. 對於工作要耳熟能詳;b. 保持和悅的表情;c. 仔細傾聽部屬的意見;d. 不強求完美;(4) 從小事上立大權威:從領導學的角度看,從嚴治下有時也要從小事抓起,當然不是抓人的小辮子,而是從抓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上喚起幹部的紀律意識、責任意識,增強組織的凝聚力;(5) 要善於使用威攝戰術;(6) 不苟言笑者最威風:殺一儆百,用這種方法對付那些聽不進勸告的下屬,可以根本上打掉他們的威風,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寬與嚴實際上並非只是一個事物中的兩個對立面,它們是辯證統一的關係。沒有寬,嚴則無效;沒有嚴,寬必失當。只有將嚴寓於寬之中,將寬包圍在嚴之外,及嚴在情理之中,才能取得良效。
7.以情感人,為部下而自豪:這便是領導的藝術。當一個人取得成績時,他渴望得到別人,尤其是上司的承認。如果這時,你適當地說一句鼓勵的話,他會感到無比快樂。因為,自己的勞動終於得到了回報,再辛苦也值得。所以,當有下屬告訴你他的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績時,即便那是些微不足道的成就,你也要愉快地對他說:「做的好,我為你感到高興!」

第三章、又厚又黑的同事相處之道
1.背靠大樹好乘涼:在政界和商界交往中,把極有號召力的旗號拉扯過來,當成虎皮,用來騙人和嚇人。這是一種官場上的「厚黑」惡習,其根本目的是借局佈勢。
2.厚而無形,擇友要慎:世界上的事情沒有真正的是與非,它們不過是依人的喜好或厭惡為標準,凡是徇私枉法者都養了一批小人。
3.置身事外靜觀其變:左右做人難是個常見的問題。應付這個問題有兩個辦法。第一盡可能避免陷入需要左右做人的環境。第二個辦法是設法避免。要避免「左右做人」,第一戒是要避開介入任何衝突的可能性;第二戒是要避免採取立場;第三戒是切忌選擇可能陷入衝突的鬥爭地位;第四戒是切忌做任何事的公證人;第五戒是即使已陷入左右做人之局,也要想辦法使出「緩兵之計」,以圖脫身。
4.凡事不要斤斤計較:在與同事相處中還是要本著「寬以待人、胸懷大度」的原則,盡量不要與同事計較瑣碎的利益,要目光長遠,寬容大度,才能有所作為,同時也能為自己和同事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
5.留的三分面,日後好為人:人與人之間原本沒有那麼多的矛盾糾葛,往往只是因為有人逞一時之快,說話不加考慮,隻言片語傷害了別人的自尊,傷害了別人的面子,讓人下不來台,心中怎能不燃起一股怒火?有了機會,反咬一口,也是情理中的事。
6.把榮譽留給別人:真正的強者,為了追求其堅定的人生價值,常常能夠犧牲自己的虛榮。因為他能屈尊降貴,所以他常能發現身邊能幹的助手,以及有能力和肯幫忙的朋友。記住:要使自己光榮,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首先讓別人比你更光榮。
7.「忍術」不可或缺:「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為人所不能為」。這是古代聖哲對身為領導者所提的要求,目的是為了檢驗作為領導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受人胯下之辱而忍之,是這種自控能力的典型事例。

第四章、在上者要知為人之道
1.做清醒之人,自省己過:曾國藩提出了「悔缺」知道,並堅決徹底地改正和執行。(1) 正視自己的不足;(2) 改變自己從內在開始;(3) 常常反省,勇於改過。聖賢之所以是聖賢,就是因為他們能夠坦然地面對自己的過錯,從不虛偽地遮掩和找藉口。並且可以積極地去改正。心裡踏實,糾結也少了,做事也順利許多。要知道,有多少掩飾就有多少醜態。
2.內外兼修,誓做完人:(1) 崇尚剛直;(2) 樹立最高理想:曾國藩最高理想是「立言、立功、立德」;(3) 主張本志不可移。的確,無論何時,要想成大事,非樹立遠大志向不可,並以這種志向為目標積極進取,內外兼修,有志貴在有恆,堅持不懈地去追求才有功成名就「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時候。
3.雕琢性情,鍛造氣質:曾國藩用各種方式雕琢自己的內在性情。(1) 靜是一種境界;(2) 超凡的心境需要培養;(3) 擁有良好的心境。曾國藩的養心學問是典型的身心兼治,因為一個人在官場中混最不易,最易喪失威權與榮耀,其中也有一些規矩,這些規矩要獨運於心,在幕後遵守,一是不直言人短,而是知己悅人,即保持一團和氣最重要,三是要提防奸人搗亂。擁有良好的心境之後,即使遭遇不幸,也能順氣自怡,可貴的是志向操守不改,能順應環境的變化而生存。
4.謙而不欺,立身之本:(1) 謙虛使人進步,尚書中說:「滿招損、謙受益。」(2) 謙虛的具體表現;(3) 以謙立身,人生更輝煌。謙虛必須要把握一定的分寸,要分清什麼時候該謙虛,什麼時候不該謙虛,謙虛的對象和程度都要因人、因時而異。這樣得謙才是應該提倡和追求的。
5.高標處世,低調作人:一個人過於顯露出自己高於一般人的才智,或是生活方式太過張揚,往往會對自己不利,甚至會招來很大的麻煩。因為這樣可能使對手容易摸清虛實,提前準備好防範措施和對策,或者觸動某些人如妒忌等不便說明的心理。老子說過「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智若愚」,這才是一個人成熟、智慧的標誌。不顯露、炫耀才華,固守柔順之德,做再大的事也不居功自傲,低調自守,這樣的人其實是會有好結果的。
6.爭心不可過重:爭與不爭學問極大,猛爭者不一定得勢,不爭者不一定不的立,此為辯證學問。曾國藩說:「常以恕字自惕,常留餘地處人,則荊棘少矣。」他處事常講退讓,而是關原則大事卻不能不增,但是在爭的過程中,有時也講「退」。
7.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曾國藩的眼裡,有兩種人不用:(1) 誇誇其談的人;(2) 輕薄的人。一個人成功與否,關鍵在於他能否把與自己交往密切的人力資源轉化為自己的資源,把別人的能力轉化為自己的能力。

最後一章講到商經的哲學,因為現在用不到,所以暫時不寫心得,這本書引用了很多曾國藩的事例,我想,可以找時間再看曾國藩的書典加以學習,雖然書中講到了很多的觀念跟想法都是我們原本就知道的,但是,如果沒有時時拿來警惕自己,知道是一回事,在面對問題時,還是會常常忘記這一些原則,所以我覺得這本書,可以做為我隨時拿來警惕及反省自己在工作上為人處事原則的一本好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